贺兰山下的生命礼赞——2023年“世界因生命而融合”中国主会场活动侧记
中国社会报《殡葬周刊》记者 路建英 现场报道 贺兰岿然咏生命,长河不息叙融合。9月17日9时许,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汇集而至的殡葬同仁和关注行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相聚在“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西部开放窗口——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共赴一场“世界级”的生命融合活动。当天,2023年“世界因生命而融合”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银川市殡仪服务中心举行,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同日开园。
“珍爱生命 保护生态”作为今年活动的主题,旨在进一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这已是银川市第二次举办“世界因生命而融合”系列活动,突显了银川积极回应和解决群众在殡葬方面的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定步伐。
聚焦生命 向殡葬行业深度融合迈进
九月的塞上银川,天地秋色新,乾坤气象和。
走进银川市殡仪馆,宽阔敞亮的场所,现代化的殡葬服务尽现眼前,“世界因生命而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活动标识引人注目。
一大早前来治丧的群众,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前往殡仪服务中心悼念场所,以当地独具特色的丧葬礼仪追思祭奠已故亲人。
活动开始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银川市民政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殡葬协会有关负责人,在银川市殡仪馆二楼会议室召开新闻通气会,概要介绍活动背景及银川市近年来殡葬改革工作情况。在场的新闻媒体记者身体前倾,不时迅速记录着。
“世界因生命而融合”活动由南美殡葬联合会于2012年倡议发起,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殡葬协会在全球范围内倡导推广的一项主题活动,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或临近的日子,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参与活动,体现“世界因生命而融合”这一共同主题。
这是一场全球生命纪念的盛典,更是对生命的礼赞。作为今年全球殡葬服务领域重量级主题活动,国际殡葬协会主席马雷克•西茨维茨和南美殡葬联合会主席安德里斯•阿吉拉尔分别以视频方式给中国主会场致辞,重申“理解生命、纪念生命、尊重生命”的活动意义。
“我们将通过举办‘世界因生命而融合’中国主会场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生命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殡葬领域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扩大中国殡葬事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银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骏在致辞时表示,殡葬是服务生命的行业,只有当一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更和谐,发展的趋向更温暖,生命才会更有尊严、更加美好。
“通过活动,我们领略了不同国家的殡葬文化,与全球同行一起欣赏生命之美,倡导万物皈依、回归自然的生命意义。”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致辞说道。
“讴歌已逝先人的生命,礼赞所爱亲人的生命,庆贺我们自己的生命……世界因激情而绚丽多彩,世界因善爱而生命融合……让生命之光无尽地传承延续!”活动现场,宁夏作协朗诵艺术学会的老师和宁夏医科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朗诵诗歌《生命颂》,给人以震撼。
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我们更好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世界因生命而融合”中国主会场活动已成为海内外国家和地区关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丧葬文化、感知我国殡葬改革发展成果的一扇重要窗口。
聚焦发展 积极推进节地生态安葬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近年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活动现场,出席嘉宾和群众代表一道按下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开园启动手柱,开启了银川市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的新里程。
据了解,银川市节地生态安葬示范园项目于去年7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投资3260万元。园区规划建设多种生态安葬区,配套建设文化长廊、景观墙、休憩设施,致力于让群众在祭扫追思之余,通过园区自然景象、小品景观以及具有启迪意义的标识,呼吁大家关注生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开园仪式后,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与会嘉宾从镌刻“让生命在自然中永恒”的纪念碑广场移步示范园参观交流,并见证5位逝者的节地生态安葬仪式。
走进示范园区,近处树木葱茏,花团锦簇,满目青翠美景尽收眼底;特色景观、纪念林、生命环路,目之所及,尽是清幽雅致;落葬环节,礼仪人员恭敬地手捧可降解骨灰坛,缓步走向安葬墓穴落葬,随后依次上前敬献鲜花,寄托哀思。更远处,依旧有人在“世界因生命而融合”展板上插花,表达致敬生命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观毕,有与会嘉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园区是集安葬、人文、园林和生命教育为一体的节地生态安葬场所,很好地回答了“逝有所安”这一时代课题。
殡葬改革作为一项以全民为对象的工作,站稳人民立场,正确处理殡葬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尤为重要。
“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的开园,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助推全市节地生态殡葬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具体举措,还会为全域节地生态安葬的推行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银川市民政局局长井胜说,接下来全市将充分发挥政策创制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殡葬惠民实施力度,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同时加大殡葬祭一体化宣传力度,让绿色低碳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宁夏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节地生态安葬工作。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仅银川市就累计投资10299万元,先后建设银川市公益性骨灰堂、银川市殡仪服务中心和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支持银川福寿园引进“生命晶石”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节地生态设施6个,连续三年节地生态安葬率达14%,累计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2641.8万元,向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发放奖补资金1383.6万元。
银川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方式,大力展现殡葬改革亮点,让生命融合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银川市节地生态示范园的建设,凝聚了各级政府、相关单位、民政部门和殡葬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方仲权说,此次纪念活动和开园仪式,必将有力推动银川乃至带动全自治区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必将对全区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